石墨晶体具有由碳组成的六角网平面层状结构。层平面上的碳原子与强大的共价键相结合,而层与层之间的结合非常薄弱,层之间的距离很大。这样,在合适的条件下,化学成分如酸、碱金属、盐可以被插入到石墨层中,与碳原子结合,形成一种新的化学相,即石墨层间化合物(GraphiteIntercalationcompounds,简称GIC)。将这类层间化合物加热到合适的温度后,会迅速地分解并产生大量的气体,使石墨沿轴向膨胀成为一种蠕虫状新物质,即可膨胀石墨。
可膨胀石墨首先由德国Schaufautl发现。1841年,Schaufautl将天然石墨浸泡在浓HNO3和浓H2SO4的混合物中,几个小时后取出干燥,发现石墨膨胀。1963年,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申请可膨胀石墨制造技术专利,并于1968年工业化生产。
备案号:鲁ICP备18028707号 技术支持:浩瀚网络